茂名,在这片活力与希望浸润的土地上,有一位用双脚创造“骑”迹的残疾自行车运动员 —— 阮建平。这位没有双手的 “骑行天使”,用 17 年的运动生涯诠释了坚韧与担当,在残疾人赛场上屡创佳绩,以汗水与梦想为新时代残疾人树立自强不息的典范。
命运抗争:从“断翅”到“飞翔”
1984 年 12 月,阮建平出生于茂名高州。5 岁时的一场触电意外,让她永远失去了双手前掌。但命运的巨变没有击垮她的意志,失去双手的她,用双脚学会了写字、缝衣、刺绣,甚至绣出精美的山水画。中学时代,看着同学骑车穿梭校园,她心中埋下了骑行的种子。“我家住在城西,要去城东上学,等公交车很麻烦,妹妹和爸爸就搭我去上学。” 这段经历让她对自行车产生了特殊的感情。2007 年,广东省残联教练到茂名选拔运动员,阮建平的人生由此转折。“学自行车一直是我的梦想,希望通过骑车看到很多美丽风景。”她抓住机会,加入省残疾人自行车队,开启了专业训练之路。
阮建平的学生时代
赛场鏖战:奖牌背后的血与汗
训练初期,没有双手的她连握稳车把都困难,整整摔了一年,甚至一度脑震荡。但她咬牙坚持,用双脚代替双手,逐渐掌握平衡与发力技巧,“我是一个不喜欢半途而废的人,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好,不留下遗憾。”回想训练时的艰辛,她只是淡淡地说道。2010 年广州亚残运会,首次参赛的她以 1:10.678 的成绩打破女子 C4 级残疾人世界纪录,摘得铜牌。这枚奖牌不仅是对她两年艰苦训练的肯定,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拼搏精神。
刚学会骑车时还不敢下车
到后来逐渐掌握技巧
广州亚残会颁奖台上的阮建平
2011 年至 2015 年,阮建平迎来职业生涯巅峰。她连续五年保持残疾人自行车场地赛世界纪录,在世锦赛上斩获 7 金 4 银 6 铜,成为国际赛场的 “常胜将军”。2012 年伦敦残奥会,首次站上奥运舞台的她紧张又激动。“那一年我们队伍都取得了非常棒的成绩,谱写了中国残疾人自行车队的传奇。”她以破纪录的表现获得铜牌,为祖国赢得荣誉。然而,夺胜之路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,2015 年瑞士公路世锦赛,一次意外摔跤导致她锁骨断裂,术后康复并不是很理想。2016 年里约残奥会,她带着背水一战的决心出战,最终再次摘得铜牌。“我努力过,所以不后悔。” 胜负之外,她用行动诠释了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。
2012年伦敦残奥会场地自行车C4-5级500米计时赛荣获铜牌
17 年运动生涯,阮建平共参加三届残奥会,获得 2012 年伦敦、2016 年里约残奥会铜牌;2018 年雅加达亚残运会 C4 女子场地 500 米计时赛金牌、C1-5 女子 3 公里追逐赛银牌;2010 年广州亚残运会铜牌。她荣誉满身,除了世锦赛 的7 金 4 银 6 铜,还获得广东省人民政府记个人一等功 1 次、三等功 2 次、嘉奖 1 次,省 五一 劳动奖章 3 次、五四 青年奖章 3 次、三八 红旗手 3 次等荣誉。2023 年,她获得茂名市政府颁发的突出贡献奖,再次成为家乡人民的骄傲。
阮建平的荣誉奖章
赛场之外:公益与传承的力量
2021年东京残奥会后,阮建平逐渐将重心转向学习和工作,她入读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,加入了茂名市残联康复中心,参加众多公益活动,以自己的经历与力量去激励广大的残疾朋友。她参加广东高州市特殊学校宣讲活动,用亲身经历鼓励残障青少年勇敢追梦。2022年,她主动参与茂名“绿色骑行”公益活动,带领志愿者宣传低碳出行,清理沿途垃圾。“我觉得自行车比赛可以让我们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刻苦拼搏,不惧逆境努力绽放。” 她用 “有辛苦但收获更多” 总结自己的生涯,希望通过骑行传递正能量,让更多人关注残疾人运动。
“自行车让我以超乎常人的意志拼搏,也让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”梦想的光芒,指引着她前行。从失去双手的少女到世界纪录创造者,从赛场冠军到公益使者,她用双脚“骑”出了一条逆袭之路,更以坚韧与奉献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内核。这位新时代的青年先锋,用行动证明了:只要心中有梦,残缺的身体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。
文/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黄建霖
初审:漫漫长路
复审:橙安
终审:冬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