握着时间的轴线,依稀记起,那年“南北双雄”傅俭波、乔凤伟,在中国职业台球的起点开始发光发亮,那片赛场,有他们未曾忘记的轻狂与光辉岁月,他们成长于中国台球的“懵懂”阶段,发展于乱世之中,如今都已经身为人父,不同角色,不同球型,不变的是追风少年的本真。今天,《台球风云》公众号为您纪录中国职业台球第一批选手的翘楚乔凤伟。

乔凤伟专访剪辑(更多爆料请在本文留言部分留下您的邮箱)

台球圈儿不可多得的高材生

70年代的中国台球圈儿颇有点“江湖”味道,在很多人眼中,打台球的人以地痞、无业人员为主,于是父母严格把关,拒绝自己的孩子走进台球行业。

内地职业台球选手的学历参差不齐,但乔凤伟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高材生。从小学到中学,从中学到高中,乔凤伟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在吉林师范大学完成大学生活后,乔凤伟毅然放弃了高薪的白领工作,而是投入于热爱的台球事业。

据好友透露,小时候的乔凤伟虽然有些调皮,但是个谨遵家长教导、师长教会的孩子。

乔凤伟告诉笔者,上学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理科,具有挑战性,兴趣极致时,他并不满足一种解题思路,而是频繁换角度,用各种方法来尝试,最终找到最优选择。得益于活跃的思维,乔凤伟顺利的开启了自己的斯诺克生涯。

“我是一个善于动脑子打球的人,很喜欢思考,特别是走位过程中,我总是想法很多,各种线路,看看哪个是最佳的,打完这一杆,如果为下一杆做准备,做铺垫,这些都萦绕在我脑海,这也是台球的阅读比赛的能力。”乔凤伟如是说。

曾经孤独求败 亨德利让我转入斯诺克

从业余到职业,乔凤伟这一路走得颇为顺利,甚至令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。他回忆说:“1991年正式转入职业,因为成绩还不错,家里人同意我走台球这条路,后来,在市里、省里都是出类拔萃的,有段时间一度没有对手,孤独求败的感觉很难受。”

与其他选手自费参赛、自负盈亏不同的是,乔凤伟所在的吉林省当时很重视台球,并组建了一支队伍,乔凤伟有幸入选,职业生涯早期,乔凤伟就有了强大的后盾力量,让他更加安心投入比赛。

1997年,乔凤伟开始转入斯诺克,说起其中的原因,至今他依然在嘴边泛起波澜。“从电视上看到戴维斯和亨德利打球,觉得非常的好,一下子被吸引了,就买了一些书自己去模仿练习,后来就去参加比赛,也拿到了一些成绩,就开始专攻这个。”乔凤伟说。

那段岁月,乔凤伟取得的成绩是辉煌的,但为此付出的努力却夹杂着苦涩与隐忍。“那时候没有老师,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去悟,遇到误区的时候,也只能是自己收集资料阅读,理解和思考,然后去练习。”

可以想象,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赛场上,仅有隐忍恐怕还是不够,没有超人的训练强度与过人的智慧胆量,恐怕也不可能走到今天。乔凤伟表示,那时候一度走入误区,也没有教练,也没有赞助,连最基本的生活也保障不了,差一点就放弃了,但自己不甘心,咬着牙,硬挺着,梦想的力量让我坚持下来了。

此文为看点“台球风云”原创内容,特此声明!

【精彩推荐】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